和年苑民间配资,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公众号,传递老年医学的价值和声音
在这里,了解当代老年医学
春
华
秋
实
协和进修轶事:银发浪潮中的一课
清晨八点,门诊大厅已是人流如织。作为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的进修医生,我穿上白大褂,快步走向康琳主任的肌少症门诊。诊室门口早已排起长队,银发长者们在子女陪伴下安静等候,这一幕让我深切感受到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医疗需求变化。
"康主任,我们是从浙江1000公里外专程赶来的。"陪伴88岁老人就诊的家属递上厚厚一摞检查报告。老人近半年体重下降明显,走路越来越不稳,他们在当地医院多次就诊未确诊,老人情况越来越差,"听说北京协和医院的肌少症评估项目特别全面,我们就慕名而来了"。看着老人颤巍巍地完成每个动作,我忽然理解了这个专科门诊存在的意义:肌少症作为老年综合征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悄然影响着无数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之后老人住院期间进一步完善了老年综合评估:握力26kg[正常范围:男<28kg,女<18kg],简易躯体功能测试:5分[≤9分可诊断为躯体功能障碍],小腿围右30.4cm、左31.2cm[正常范围:男<34cm,女<33cm],及人体成分分析: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 6.7kg/m2[正常范围:男<7.0kg/m2,女<5.7kg/m2],诊断肌少症。
展开剩余59%"医生,我父亲就是肌肉没了吗?"家属的问题让我意识到科普的重要性。我拿出人体成分分析报告耐心解释:"不只是肌肉量减少,更重要的是肌力和功能下降。您看这份报告,老人的骨骼肌指数明显低于标准值,但通过营养干预和抗阻训练,是可以改善的。"
住院期间,老年医学科跨学科团队老师们共同制定了个性化的营养支持方案及康复计划,老人的症状有所恢复。
这样的对话每天都在重复。有老伴搀扶而来的银发夫妻,有子女推着轮椅送来的高龄长者,还有独自前来、精心准备问题清单的知性老人。他们带着共同的诉求而来——寻找跌倒风险增加、走路无力背后的真相。
从人体成分分析到物理治疗师指导的功能训练,从营养师的膳食建议到药师的风险评估,跨学科协作模式让每个老人都能得到量身定制的个性化方案。许多患者评估结束后如释重负:"终于知道问题在哪里了,原来这不是正常的衰老。"
进修结束前,我忽然明白"慕名而来"背后的深意。在这个快速老龄化的时代,肌少症门诊不仅提供诊疗服务,更承载着老年人对高质量晚年生活的期待。作为医生,我们测量的不仅是肌肉量和握力,更是生命的力量与尊严。这段进修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老年医学的真谛,不在于逆转衰老,而在于让每位老人都能有尊严地老去。银发浪潮中,这场与肌少症的博弈才刚刚拉开帷幕,而我很庆幸能成为这场健康保卫战中的一员。
本期分享嘉宾:福建省人民医院 林姿
本期编辑:肖滢
本期审校:康琳、曲璇
-- 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及其团队--
老年综合征|慢性病管理|长期照料模式构建|多学科团队|院内急性医疗
协和-霍普金斯老年医学论坛|协和老年综合评估进阶培训|中国医学论坛报协和老年医学专栏|老年医学速查手册|老年医学临床实践|老年友善医院|远程医疗民间配资
发布于:甘肃省明道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